新闻中心
新闻1+1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有法之后如何有效?
3月12日,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为两位视障人士设立绿色通道,并提供盲文版、大字版结婚登记告知单、结婚誓言新闻中心,全程无障碍地为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这是属于特事特办的个案,还是将来会成为服务的常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又该怎样看待残障人士的需求,通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来保障他们应有的权利?《新闻1+1》连线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副局长许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建飞,共同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有法之后,如何有效?
王光、张毓,两个相爱的人,都是视障人士。张毓为视力残疾一级,王光为视力残疾二级,生活中,他们只能摸读盲文或者阅读大号文字。在得知两位新人的视力状况后,北京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为他们开通了结婚登记“绿色通道”,并商请中国盲文出版社制作了盲文版、大字版的结婚登记告知单、结婚誓言。当天一大早,在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这对新人,在大家的祝福和见证下,首次使用无障碍格式文件完成结婚登记。他们怎么看待这样的经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公共服务?点击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黎建飞:以前我们对保障法的理解都是创造性的条文为主,这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在几十个条文当中,都用了“应当”两个字。所谓的“应当”就是必须做的,对相关部门是职责,对相关人是义务和责任。因此这部法律是有硬性要求的法律,而不是选择性的,或者自愿性的法律。也就是说,相关部门应该尽到责任,落实到行动上,否则就有相应的法律责任,有关群众都有举报的权力,也有受到损害进行维权的权力。
今年全国两会,王永澄是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视障人士。今年,他也经历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一次。那就是作为人大代表,首次拿到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的盲文版。全国两会上的这个“首次”,让王永澄的履职有了新的意义,也是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次“有法必依”。去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如今已落地实施半年时间,如何更好地推动法律的落地?实践中又有着怎样的做法?点击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黎建飞:首先这个法律本身规定了法律责任,另外这个法律的实施需要全社会来重视这个事。我们所有的无障碍,态度无障碍这是最主要的。比如说西城区这个事就做得非常好,在这样一个事情上,一个小切口上,给了一个大的突破。我们要通过公益诉讼,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里面专门有一个公益诉讼单独的条文,通过检察院的力量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另外我们要通过各级行政组织部门,还有社会组织,比如说我们规定了残联、老年人协会等组织的参与,在设计阶段,在验收阶段参与,然后要通过人民法院的典型案例来给予推动。当然我们还应该制定实施细则来加以落实,这样就使得这个法律能够真正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变化。
3月12日,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为两位视障人士设立绿色通道,并提供盲文版、大字版结婚登记告知单、结婚誓言,全程无障碍地为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这是属于特事特办的个案,还是将来会成为服务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