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采编骨干“‘四力’实践”山西行记者手记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雷萌:在红色沃土我尝到了“首战告捷”的果实
10月底,我跟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四力’实践”山西行活动,从龙城太原启程,又沿太行山脉到长治、晋城。一路上,倾听红色故事、领略古建之美、探访产业转型、感受乡村蝶变,我收获了15年职业生涯中一次宝贵的体验。
太行山是八路军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得知在长治的行程包括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兵工厂等,我激动地“摩拳擦掌”,搜索了很多报道,提前“踩点”、做功课。对于能写出什么样的稿子,我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我心里有两个“不一样”的追求。
要和别人不一样。对太行精神的宣传,中央新闻媒体已经做了很多。我所在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是聚焦新闻出版领域的行业类媒体,想找完全对口的选题,就得靠深挖。这种局限性的另一面,又给了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关注、观察视角,我相信“四力”勤一些、深一些,小切口也有大空间。
要和自己不一样。当了10年夜班编辑,每年出差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幸运的是,这个岗位也使我多次获得机会,参加中国记协等组织的走基层活动。近年来我去过陕西延安、福建龙岩、河北西柏坡等革命老区采访。我格外珍惜出去“透透气”“接地气”的机会,对自己的要求是写出来的稿子不仅要像样,而且每次都要有创新,要和自己不一样。此次山西行,我更多地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代入报道、传递给行业读者,尝试体验式的叙事、语言风格,努力让报道更鲜活、更有人情味,在开头、结尾怎么写等细节上也反复推敲。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我们认真观看每一幅展板、每一件实物,站在全媒体呈现的平型关大捷“现场”,倾听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我还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一面长达80米的书墙。玻璃柜里陈列的184本图书、杂志,都是抗战时期出版物的原件,很大一部分是从将帅子女手中征集来的。
很多书籍卷着边,甚至封面缺失,但薄薄书页承载着抵御外辱的不屈精神,力证文化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我在此流连很久,回到序厅时再看“太行精神,光耀千秋”8个大字,更坚定了自己的传承使命。
午饭后我们“转战”黎城县,到达黄崖洞时下起了雨。在群山环抱之中,沿着栈道新闻中心、石板路攀登,每绕过一个S型,都能看到姿态各异的“一线天”,抬眼是壁立千仞、山峰横亘。当年八路军将士们就是在险峻地形、艰苦环境中边发展军工生产、边和日寇殊死战斗的。
进山过程中雨越来越大,我们参观了黄崖洞烈士陵园、将军屋等,我还有一个期待的采访点,就是兵工厂旧址群中的一间图书室。可是,直到下午5点,我们离旧址群还有徒步1.5公里的距离,景区广播不间断提醒“山路湿滑,请尽快下山”。我心知采访落了空,意难平之时,突然想到“遗憾”不也是一种角度吗?一个标题突然从脑海中跳了出来——《有意外之喜,也有遗憾待续》,这种一闪念就是做记者的兴奋点、幸福感。
离开黄崖洞时天色完全黑了,回到长治市区已经晚8点,尽管身体很累,一种力量支撑着我,一定要连夜把稿件完成。第二天早上即将集合出发,可稿子还差一点没收尾。我在不时有颠簸的路上用电脑继续完成。11月1日,这篇稿子在最快时间内,登上了我们报纸头版。见报时标题后半句改为“也有‘未完待续’”,这是版面编辑、复审经过斟酌后修改的,“未完待续”中也暗含遗憾之意,但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期待。
此行中,我还实现了一个心愿。同行的伙伴中很多是融媒体编辑记者,对他们来说出镜、直播早就轻车熟路,而对我来说,这是很难迈出的第一步。
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实践转型,早就在我的计划里。我原来的设计,是以黄崖洞的图书室为核心,为此还精心准备了脚本,筹划外景、内景怎么拍。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这个“小白”又经历了好一番挑战。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80米书墙的出现在我的意料之外,我当即采集视频。山西广播电视台郝银东老师注意到我对这个展区很有兴趣,和专业摄像老师一起采访了我,这个视频素材也为我完成作品提供了很大帮助。而到了黄崖洞兵工厂,因为区域很大、天气有变,我也不确定能到达那间心心念念的图书室,于是临时调整方案,趁着雨还没下大,在媒体记者的帮助下,我站在进口后的广场录了出镜的镜头。最后我将两个参观点的视频提炼成一条主线。
我的“处女作”在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官方视频号“高低音”发出后,不少同事、朋友为我点赞,我也从忐忑甚至有点尴尬,产生了一种“首战告捷”的自信。今后我在精心写好稿、匠心做好版的同时,也将守正创新,尝试用丰富的融媒手法传播我们的作品、传递新闻出版好声音。
2022年8月寻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2023年4月到广西全州县瞻仰湘江战役遗址,再加上此次太行山之行,我连续3年参加了中国记协为编辑记者精心组织的采访调研活动,每次都在锤炼“四力”中,收获了鲜活的故事、深切的感情、真挚的友谊,还有净化的心灵。